贵港市某老旧小区单元楼的电梯加装案例,充分体现了居民协商与调解在解决利害关系人异议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成功案例不仅为其他小区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展示了政府补贴政策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老旧小区居民对加装电梯的需求日益迫切。贵港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了《贵港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财政补贴办法》,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可申请每台电梯最高10万元的财政补贴。这项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居民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激发了更多老旧小区参与电梯加装的积极性。
然而,电梯加装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涉及不同楼层住户的利益分配问题,尤其是低层住户可能面临采光、噪音等影响,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利害关系人的异议成为关键环节。贵港市某单元楼的成功实践,正是通过有效的调解和协商机制化解了这些矛盾。
该单元楼位于贵港市中心的一处老旧小区,共有7层,居住着28户居民。其中,高楼层住户(4-7层)普遍支持加装电梯,而低楼层住户(1-3层)则因担心电梯会遮挡阳光、增加噪音以及降低房屋价值而提出反对意见。
起初,双方分歧较大,甚至一度导致项目停滞。为了推进电梯加装工作,社区居委会牵头成立了“电梯加装协调小组”,由热心居民代表、物业工作人员及法律顾问共同组成。同时,街道办事处也派出了专业调解员协助沟通。
倾听诉求,明确争议焦点
协调小组首先组织了一场全体居民会议,让各方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担忧。经过讨论,发现主要争议集中在以下几点:
引入专业技术评估
针对低楼层住户提出的采光问题,协调小组邀请建筑设计专家对电梯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模型演示证明电梯不会显著影响现有建筑的采光条件。此外,还调整了施工时间表,尽量减少夜间作业以降低噪音干扰。
经济补偿方案
在法律框架内,协调小组提出了合理的经济补偿方案。例如,建议高楼层住户适当分担部分费用作为对低楼层住户的补偿。同时,强调政府提供的10万元补贴将有效缓解整体资金压力。
签订协议,保障权益
经过多轮谈判,最终形成了书面协议。协议内容包括: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该单元楼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并顺利完成了电梯加装工程。投入使用后,高楼层住户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上下楼更加便捷;而低楼层住户也未受到预期中的负面影响,反而因为小区环境改善而感到满意。
更重要的是,该项目成为贵港市首个通过调解协商成功化解利害关系人异议的典型案例。当地政府将其作为范例推广至全市其他老旧小区,鼓励更多居民借鉴经验,积极参与电梯加装工作。
贵港市这一案例表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多方协作的社会课题。通过建立完善的调解机制、尊重每一位居民的合理诉求,并结合科学的设计和技术支持,完全可以找到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
此外,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降低了居民的经济负担,还增强了他们参与改造的信心。未来,希望更多城市能够学习贵港的经验,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让更多老旧小区居民享受到现代化生活的便利。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