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贵港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来在电梯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典型案例值得深入分析与反思。
2023年8月,贵港市某住宅小区发生一起广日电梯突发故障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当时,一部运行中的电梯在上升过程中突然停止,导致三名乘客被困轿厢内近一个小时。虽然最终经救援人员及时处理,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该事件暴露出电梯日常维护、应急响应机制以及监管体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首先,从设备本身来看,涉事电梯为广日品牌,投入使用时间约为七年,属于正常使用年限范围之内。然而,事故调查显示,该电梯在事发前已出现过多次小故障,包括门机系统异常、平层不准确等问题,但由于维修记录管理混乱,未能引起物业和维保单位的足够重视。这反映出部分电梯使用单位在设备管理上存在“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缺乏对潜在风险的预判能力。
其次,在维保环节,调查发现该电梯的维保合同虽由正规公司签订,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维保人员不到位、维保项目敷衍了事等现象。例如,按规定应每月进行两次全面检查,但实际上仅完成了一次简单清洁工作。这种流于形式的维保行为,严重削弱了电梯安全运行的基础保障。
再次,应急处置机制的不健全也是此次事件的一个重要教训。事故发生时,电梯内的紧急呼叫装置失灵,导致被困乘客无法第一时间与外界取得联系。同时,小区物业值班人员对电梯困人事件的应对流程不熟悉,延误了救援时间。这一系列问题说明,部分物业管理单位在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方面仍显薄弱,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和专业培训。
此外,监管部门在此次事件中也暴露出一定的监管盲区。尽管贵港市市场监管部门每年都会组织电梯安全专项检查,但多以抽查为主,覆盖面有限,难以做到全过程、全周期的有效监管。特别是在电梯维保质量监督方面,目前仍主要依赖企业自律,缺乏动态监测与信用惩戒机制,导致一些违规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纠正。
针对上述问题,贵港市随后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对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企业的监管力度,要求所有电梯建立电子化维保档案,实现维保过程可追溯;二是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计划,对服役超过十年的电梯优先纳入评估和更换范围;三是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区域性电梯应急指挥平台,确保一旦发生故障能够快速响应;四是加强公众安全教育,通过社区宣传、媒体引导等方式提升居民的安全乘梯意识和自救能力。
从整体上看,贵港广日电梯安全案例不仅是单一事件的反映,更是当前我国电梯安全管理现状的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们,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同步提升公共设施的安全管理水平。电梯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制造、安装、使用、维保、监管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未来,贵港市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电梯安全治理体系,强化科技赋能,推动智慧电梯建设,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同时,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电梯安全无小事,只有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才能真正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电梯安全防线,让每一部电梯都成为人们安心出行的守护者。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