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广日电梯维护管理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2025-07-2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数量迅速增加,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运行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然而,由于部分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在管理、技术、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疏漏,导致电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贵港广日电梯维护管理质量事故便是一起具有典型警示意义的案例,其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深入剖析与反思。

2020年,广西贵港市某小区发生一起电梯故障事件,造成多名居民被困轿厢长达两个小时。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最终查明事故原因为电梯日常维护不到位、安全检查流于形式以及应急响应机制缺失等多重因素叠加所致。涉事电梯由“广日电梯”品牌制造,维保单位为当地一家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尽管该电梯在出厂时符合国家标准,但由于后期维护管理存在严重漏洞,最终酿成事故。

首先,维保单位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存在严重失职行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维保记录显示该电梯每月均进行例行检查,但实际上,维保人员并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实质性检查,而是采取“走过场”的方式填写虚假记录。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特种设备安全法》相关规定,也直接导致电梯关键部件长期处于隐患状态。例如,制动器磨损严重、安全钳动作不灵敏等问题长期未被发现并处理,成为此次事故的直接诱因。

其次,使用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责任落实不到位。作为电梯的使用管理单位,小区物业公司虽然与维保单位签订了服务合同,但并未对维保质量进行有效监督,也未建立电梯安全档案和定期巡查机制。更令人担忧的是,物业管理人员对电梯安全知识了解甚少,未能及时发现电梯运行中的异常情况。这种“重使用、轻管理”的思想在事故后暴露无遗。

再次,应急响应机制形同虚设。事故发生时,电梯内的紧急报警装置失效,导致被困人员无法第一时间与外界取得联系。同时,物业值班人员对突发情况缺乏应对经验,未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延误了救援时间。事后调查发现,该小区虽然制定了电梯应急预案,但从未组织过演练,相关人员对应急流程不熟悉,反映出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脆弱性。

此外,监管部门在此次事故中也存在一定责任。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虽然定期开展电梯安全检查,但检查方式多以查阅资料为主,缺乏现场抽查和深度排查,未能及时发现维保单位的违规行为。这也暴露出当前电梯监管体系中“重形式、轻实质”的问题,亟需通过加强技术手段和提升监管效能来加以改进。

此次贵港广日电梯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其暴露的问题却具有普遍性。它警示我们,电梯安全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管理。要真正实现电梯安全运行,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一是强化维保单位的责任意识,严格执行维保规程,确保每一项检查真实有效;二是落实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维保质量的监督;三是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确保电梯紧急报警装置完好有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四是加强政府监管,推动电梯安全监管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效率。

贵港广日电梯事故的发生,为全社会敲响了一记警钟。电梯安全无小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构建起责任明确、制度健全、监管有力的电梯安全管理体系,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城市安全发展迈上新台阶。

15077172779 CONTACT US

公司:广西通梯电梯有限公司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157号财富国际广场35号楼602号

Q Q:15077172779

Copyright © 2002-2025

桂ICP备2025054557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