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抖音、快手、B站等短视频平台以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传播迅速的特点,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用户。然而,在享受短视频带来的娱乐和信息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短视频平台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隐忧。
首先,短视频平台为青少年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有助于拓宽视野,增强社会认知。许多优质内容如科普知识、历史故事、技能教学等,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激发了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例如,一些科学实验视频、历史文化讲解视频,不仅提升了青少年的知识水平,也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此外,短视频平台还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表达观点的舞台,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
然而,短视频平台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由于平台算法推荐机制的特性,青少年往往会被推送与其兴趣高度匹配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茧房”现象,限制了他们对多元观点的接触与理解。长期沉浸在某一类内容中,可能导致青少年形成片面甚至极端的价值判断。例如,一些短视频过度渲染物质享受、外貌至上、一夜成名等观念,容易诱导青少年盲目追求外在形象或短期利益,忽视内在修养与长期努力的重要性。
此外,短视频的碎片化传播方式也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注意力产生了深远影响。短视频内容通常以15秒至几分钟为主,强调瞬间吸引和情绪共鸣,这种快节奏、高频率的信息输入方式,可能削弱青少年的深度思考能力和专注力。长期依赖短视频获取信息,容易导致他们缺乏耐心和逻辑思维能力,影响学习效率和认知发展。
更值得警惕的是,短视频平台中存在大量低俗、暴力、虚假甚至违法的内容,这些内容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构成严重威胁。一些不良内容通过夸张、猎奇、煽情等方式吸引眼球,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判断。例如,部分短视频中传播的“炫富”“骂战”“模仿危险行为”等内容,容易诱导青少年模仿,甚至引发不良社会行为。虽然平台在内容审核方面已有所加强,但由于内容数量庞大、更新速度快,仍难以完全杜绝此类问题。
面对短视频平台带来的价值观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形成合力,共同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短视频平台。家长应加强对孩子使用短视频的监督和引导,鼓励他们选择优质内容,培养健康的观看习惯。学校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提升辨别信息真伪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平台方也应进一步完善内容审核机制,优化算法推荐策略,优先推送积极向上、有益成长的内容,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总之,短视频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在理性看待其影响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短视频,使其成为促进成长、丰富生活的工具,而非误导价值观、影响发展的隐患。唯有如此,短视频平台才能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助力者,而非绊脚石。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