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和商业楼宇的建设需求持续增长,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装与配套服务也日益受到关注。在广西贵港市,一家名为“贵港广日电梯”的公司因其在电梯安装合同中存在模糊条款,引发了消费者的质疑和担忧。尤其是关于“6层电梯安装是否包含脚手架”这一问题,消费者反映合同表述不清,可能导致额外费用高达8000元,令人诟病。
近日,多位业主向笔者反映,他们在与贵港广日电梯签订6层住宅电梯安装合同时,并未明确脚手架费用是否包含在内。合同中仅以“根据现场情况另行协商”等模糊措辞带过,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安装公司临时提出需要额外收取8000元的脚手架搭建费用。
“我们当时看到合同里写的是‘电梯安装总价包干’,以为所有费用都包含在内了。”一位来自港北区的业主表示,“结果到了施工阶段,他们突然说要加钱,否则就无法施工。这种做法让人难以接受。”
脚手架作为电梯安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设施,其作用在于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的操作平台。通常情况下,正规的电梯安装公司在报价中应当将脚手架费用纳入整体预算。然而,贵港广日电梯的做法却让不少消费者感到被“套路”。
从法律角度来看,合同是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约定,必须清晰明确。若合同中存在“根据现场情况另行协商”“视实际情况调整”等模糊表述,极易引发纠纷。
有法律专业人士指出,如果电梯安装公司在合同中未明确列出脚手架费用是否包含在内,且在签约过程中未向消费者进行充分说明,那么该行为可能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格式合同”的相关规定。该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此外,脚手架费用作为电梯安装过程中的常规支出,若未在合同中明确列出,消费者有权要求电梯公司予以解释或提供费用明细。否则,这种“先低价吸引、后加价收费”的行为,极易被认定为“消费欺诈”。
贵港广日电梯的这一事件并非个案。在全国范围内,电梯安装行业长期存在“隐形收费”现象。一些企业在前期报价中故意压低总价,吸引客户签约,而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增加各种“附加费用”,如脚手架费、运输费、土建配合费、垃圾清理费等。
这类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部分业内人士透露,一些电梯公司甚至将脚手架费用作为利润增长点,通过外包脚手架服务,从中赚取差价。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择电梯安装公司时,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要求对方对每一项费用进行明确标注,并保留书面确认材料。同时,在签约前应多方比价、了解市场行情,避免被“低报价”所误导。
针对此类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电梯安装行业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合同条款的规范性进行审查,防止企业利用格式合同侵害消费者权益。
此外,行业协会也应发挥引导作用,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制定统一的电梯安装费用标准,减少因“模糊条款”引发的消费纠纷。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企业,应依法予以处罚,并将其纳入信用黑名单,形成行业震慑效应。
对于已经遭遇“模糊条款”导致额外收费的消费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维权:
电梯安装看似是一项技术性服务,实则牵涉到复杂的合同关系与消费权益。贵港广日电梯的“脚手架风波”提醒我们,诚信经营不仅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更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消费者在面对模糊条款时,应提高警惕,理性消费,同时监管部门也应主动作为,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电梯安装市场的公平、透明与健康发展。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