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电梯作为建筑垂直交通的核心载体,其安全性、可靠性与服务体验已成为用户关注的重点。通力电梯凭借百年技术积淀与本土化深耕,构建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以“终身服务”承诺为核心,从销售、安装到维保形成闭环,为医疗、物流、社区等多元化场景提供高效解决方案,持续刷新用户体验标杆。
通力电梯始终将用户需求置于首位,提出“未动、服务先行”的理念。其服务网络覆盖全国45家分公司及近500个维保站点,确保24小时快速响应。在销售阶段,通力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针对住宅、商业综合体、医院等场景设计差异化产品,例如医用电梯的精准平层技术、冷链物流电梯的防冷凝密封系统。安装环节采用模块化技术,减少施工对建筑运营的干扰,例如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项目实现“零停机”升级。
尤为突出的是其“终身服务”体系:
预防性维保:通过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实时分析设备状态,提前预警故障,将停梯率控制在每年不超过3.65天;
节能改造服务:针对老旧电梯推出EcoDisc永磁同步技术升级方案,能耗降低45%-60%;
用户赋能:免费提供操作培训与应急指导,提升用户自主管理能力。
在食品冷链运输领域,通力电梯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和特殊密封设计,确保货物在-25℃至40℃环境下稳定运行。例如,某国际冷链仓储中心采用通力TranSys™无机房货梯,载重达5000kg,配合智能调度系统提升30%物流效率,实现零货损记录。
医院对电梯的平层精度、消毒能力和应急响应要求极高。通力为上海某三甲医院定制的医用电梯,搭载抗菌轿厢材质和五方对讲系统,同时优化控制算法,平层误差小于±3mm,满足担架车快速转运需求。
在北京老旧社区改造中,通力推出“加装电梯一体化服务”,从勘测设计到后期维保全程托管。以海淀区某小区为例,15台加装电梯项目采用模块化安装技术,工期缩短40%,并通过“刷卡乘梯+远程监控”实现智能化管理。
在2024年中国国际电梯展上,通力展出的MiniSpace™DX小机房电梯以每秒10米的超高速运行,却保持52分贝低噪水平,试乘者评价“上升过程如履平地,数字化操作界面直观便捷”。
首都体育馆、上海世博场馆等项目中,通力以“零故障”表现完成奥运及世博会保障任务。某商业综合体负责人反馈:“通力的预测性维保使设备故障率下降70%,运维成本降低25%”。
昆山某20年楼龄小区通过通力更新改造方案,将原有液压梯升级为无机房电梯,节省井道空间30%,居民满意度达98%。业主委员会代表表示:“从方案设计到后期维护,通力团队始终透明沟通,真正解决了老人出行难题”。
通力电梯正以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构建“智能客流生态系统”。其研发的KONE E-Link平台已实现电梯、扶梯、门禁系统的数据互通,未来将拓展至建筑能源管理领域。在中国“设备更新”政策推动下,通力成立专项业务部门,计划三年内为超10万台存量电梯提供绿色改造服务。
通过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的持续优化,通力电梯不仅成为建筑垂直交通的解决方案提供者,更以用户为中心,缔造安全、舒适、可持续的城市生活体验,真正践行“便捷出行,缔造更美好城市生活”的企业使命。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