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通力电梯如何定义电梯行业新标准
——从技术创新到可持续发展,看百年品牌的引领之路
在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电梯作为连接城市空间的“垂直动脉”,其技术革新与行业标准正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全球电梯行业领导者,通力电梯通过持续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和数字化布局,重新定义了电梯行业的新标准,为人类创造更智能、安全、可持续的出行体验。
通力电梯始终以技术突破为核心驱动力。早在1996年,其推出的全球首台无机房电梯MonoSpace,彻底颠覆了传统电梯结构设计,节省建筑空间的同时提升了安全性能。近年来,通力进一步推出EcoDisc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技术,使电梯能耗降低30%以上,运行噪音减少50%,成为绿色建筑的标杆技术。而在超高层建筑领域,通力UltraRoe™碳纤维带技术将电梯运行能效提升40%,尤其适用于500米以上的超高层场景,为迪拜哈利法塔等全球地标提供了解决方案。
更值得关注的是,通力推出的DX系列智能电梯,搭载行业首个数字化控制系统,支持物联网设备无缝接入。例如,通过与智能机器人联动,电梯可自主响应物流配送需求;结合人脸识别技术,实现无接触乘梯,展现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创新实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通力电梯将环保理念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
能效革命:采用能量反馈技术,电梯制动时可将57%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回馈电网,单台电梯年节电量相当于10户家庭全年用电。
材料革新:轿厢使用可回收复合材料占比达85%,井道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减少施工污染,从源头降低碳足迹。
全周期管理:推出“电梯更新改造定制化方案”,通过评估老旧电梯“修换比”延长设备寿命,减少资源浪费。例如,北京国贸三期通过通力改造方案,设备寿命延长15年,能耗降低45%。
通力电梯将安全标准推向新高度:
硬件层面:制动系统按200%轿厢载重设计,远超国家标准的150%;控制系统采用SIL3安全等级(等同高铁标准),故障率降至0.001%。
软件层面:通过通力云管家平台实现实时监测,AI算法可提前14天预测80%的潜在故障。2024年上海虹桥枢纽项目中,该技术将电梯停机时间缩短72%。
应急响应:全球7×24小时维保网络覆盖,80万台在保电梯的平均救援响应时间仅8分钟,树立行业服务标杆。
针对多元化市场需求,通力推出“场景化定制解决方案”:
住宅领域:提供小机房电梯和静音型产品,适配高端住宅需求,如深圳华侨城项目通过木纹轿厢设计与社区景观完美融合。
商业场景:为上海北外滩白玉兰广场定制高速观光电梯,运行速度达10m/s,轿厢配备空气净化系统和沉浸式光影交互界面。
城市更新:在杭州老旧小区改造中,通力创新“浅底坑+钢结构”加装方案,将施工周期缩短40%,惠及10万居民。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电梯企业,通力实施“双品牌战略”(通力电梯与巨人通力),在昆山建成全球最大研发生产基地,年产能超10万台。2023年,中国区销售额占全球26%,服务网络覆盖340个城市,形成“研发-生产-服务”全产业链闭环。
从赫尔辛基到上海陆家嘴,从无机房技术到碳纤维曳引系统,通力电梯用百年积淀与创新基因,不断突破行业天花板。其制定的新标准不仅是技术参数的升级,更是对“人、建筑、环境”和谐共生的深刻诠释。正如通力CEO德龙所言:“电梯行业的未来在于让城市空间更智能、更包容。” 在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交织的新时代,通力正以标杆之姿,引领全球电梯行业迈向更高维度的发展赛道。
Copyright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