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电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标准化建设与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全球布局的核心动力。作为扎根中国近30年的跨国企业,通力电梯(KONE)凭借其对标准化政策的深度响应与全球技术协同体系的构建,不仅在中国市场树立了行业标杆,更成为全球电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近年来,中国政府发布《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及《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标准化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升级。电梯行业作为特种设备领域的重点领域,其安全标准、节能规范及智能化要求被纳入国家战略框架。通力电梯积极响应政策导向,构建覆盖研发、生产、服务的全链条标准化体系:
技术研发标准化:通力昆山产业园设立亚洲最大研发中心,与芬兰总部及全球七大研发基地形成技术协同网络,主导或参与制定36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推动电梯设计、材料、安全检测等环节的规范统一;
生产制造精益化: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从零部件采购到整机组装的标准化流程,昆山基地年交付量突破150万台,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
服务运维智能化:开发远程监控平台,实现电梯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与标准化分析,故障响应效率提升40%以上。
通力在中国市场首创“研发-测试-应用”闭环模式:昆山235.6米全球最高电梯测试塔,可模拟极端环境下的设备性能,其测试数据直接反哺芬兰总部技术迭代。例如,针对中国高层建筑密集的特点,通力研发的10m/s超高速电梯技术已通过测试塔验证,并输出至中东、东南亚市场。
通力深度参与ISO/IEC JTC1脑机接口分委会(SC43)等国际标准组织工作,推动中国技术方案融入全球标准体系。其主导的《电梯物联网安全通信协议》成为行业首个国际通用规范,覆盖50万部智能电梯的互联互通。
通过建立“核心企业+供应商”联盟,通力将质量标准延伸至供应链:与东芝合资成立扶梯公司,实现关键部件工艺标准化;联合国内高校开设智能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年培养专业人才超100人,解决行业人才缺口。
安全效能提升:通力电梯安全事故率较行业平均水平低67%,其自主开发的AI预警系统被纳入《电梯安全监测技术导则》;
绿色转型加速:通过VDI4707节能认证的电梯产品,能耗降低40%,年减少碳排放12万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存量市场突破:针对中国老旧小区改造需求,推出模块化加装电梯方案,标准化施工周期缩短至15天,项目覆盖全国200+城市。
随着《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的落地,通力正将标准化体系向数字化领域延伸:其昆山基地已启动“数字孪生电梯实验室”,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与华为、腾讯合作开发基于5G的电梯应急指挥系统,进一步巩固在全球智能电梯领域的领导地位。
通力电梯的实践证明,标准化政策不仅是行业监管的“紧箍咒”,更是企业创新突破的“助推器”。通过构建开放、协同、可持续的全球技术体系,通力正在书写电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这里没有单一市场的局限,只有以标准为纽带、以技术为桥梁的全球共赢。
Copyright © 2002-2025